資料顯示,鈉離子電池體系與鋰離子電池一致,均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集流體、結構件等組成,但除隔膜外,鈉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體系均與鋰電池有較大差異。 在正極材料方面,目前,鈉離子電池的正極主要有過渡金屬氧化物、聚陰離子型化合物、普魯士化合物和非晶態材料四種路線。正極材料的選取需要遵循具有較高的比容量,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良好的結構穩定性和電化學穩定性,嵌入化合物需要具有良好的電子電導率和離子電導率,資源豐富易得、成本低、制備工藝簡單等原則。 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過渡金屬氧化物是目前最受歡迎的正極材料,包括磷酸鐵鈉、錳酸鐵鈉、鈦錳酸鈉等,華陽股份(合作方中科海鈉)投產的鈉離子電池即采用了銅鐵錳層狀氧化物+軟碳路線。同時,普魯士類材料依靠較好的電化學性能、成本低、穩定性好等優點,也成為目前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寧德時代推出普魯士白體系+AB電池以及后續計劃推出的錳基富錳普魯士白體系,均為普魯士類材料路線。 東吳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目前鈉離子電池價格高昂主要是正負極材料及配套的電解液未大規模量產。正極材料中,層狀氧化物價格在15萬-20萬元/噸,僅考慮正極成本,層狀氧化物中碳酸鈉單噸價格不足3000元,以目前碳酸鋰50萬元/噸計,兩者相差超過150倍。 從原材料儲量來看,鋰元素在地殼中的儲量占比僅為0.0065%,且分布多位于較偏遠的地區。截至2022年1月,全球探明鋰資源總量約8900萬噸,可開發儲量約為2200萬噸。其中,南美洲可開發鋰資源儲量占全球53%,中國僅占7%,國內鋰資源80%以上依靠進口,對外依存度偏高。與鋰元素相比,鈉元素是地殼中儲量最大的堿金屬元素,地殼豐度約為2.36%,是鋰的360倍以上,且鈉元素具有儲量豐富、價格低廉、分布廣泛的優點,其產品價格相對穩定。 根據東吳證券測算,如果使用銅錳鐵元素層狀氧化物體系,鈉離子電池的正極價格將比LFP正極價格便宜一半以上;根據中科海鈉官網數據,在碳酸鋰價格15萬元/噸、碳酸鈉價格2000元/噸的背景下,鈉離子電池材料成本相較鋰離子電池降低30%-40%。最新報價數據顯示,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報價52.35萬元/噸,碳酸鈉報價不足3000元/噸,兩者報價相差174.5倍。同時,東吳證券預計,目前普魯士白類正極材料價格在20萬元/噸,未來普魯士白類的理論價格預計可以做到3萬元/噸,較目前降低80%。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