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日本新日鐵和韓國浦項制鐵與鐵礦石供應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就2008年鐵礦石價格上漲65%率先達成協議。雖然以中國寶鋼為代表的中國鋼企與國際鐵礦石巨頭的談判還未結束,但中國鋼鐵企業將“被迫”接受鐵礦石暴漲幾成的事實。
這一消息并未引起強烈的市場波動。統計顯示,19日滬深股市鋼鐵板塊股價平均上漲2.08%,寶鋼股份上漲3.49%。一些鋼鐵企業紛紛表示,鐵礦石漲價在意料之中,將積極應對。
65%漲幅是否高過預期
按照往年鐵礦石談判的慣例,這一價格隨后將為參與談判的各供需方所接受,全球鋼企都將執行這個價格。國際鐵礦石基準價格已在2005年至2007年分別上漲71.5%、19%和9.5%。
在此次艱難的談判期間,全球最大資源公司必和必拓與寶鋼簽署了總量為9400萬噸的鐵礦石10年供貨合同。這是寶鋼與必和必拓在原有長期鐵礦石合同基礎上的新一輪續簽,并在上一輪每年供礦600萬噸的基礎上增加了400萬噸。這一事件曾被視作寶鋼談判的轉機,但寶鋼顯然沒能像去年一樣拿下2008年談判的首發權。
據寶鋼股份透露,輿論對2008年鐵礦石漲價有強烈預期。摩根士丹利、美林證券、高盛等國際機構預測2008年鐵礦石價格紛紛由起初的平均5%左右上調到50%或者更高,個別機構預測的增長幅度甚至高達70%。
據中鋼協統計,2007年我國全年進口鐵礦石38309.33萬噸,比上年增加5679萬噸,增長幅度17.4%。2007年12月份進口鐵礦石到岸價最高超過190美元/噸,綜合平均到岸價125.28美元/噸,創歷史最高價位,比2006年同期上漲56.38美元/噸,漲幅81.83%。
中原證券分析師胡皓認為,65%的漲幅主要是日方率先達成協議引起的。談判初日方表示不會貿然達成協議,觀察中方的談判進程,預計協議將由中方達成。但日本鋼廠擁有多處礦山的股份,加上一些其它原因,日方率先與巴西淡水河谷達成上漲65%的協議。 [1] [2] [3] 下一頁 |